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认识人类正常认知功能及脑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评估、预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脑功能成像技术为科研和临床服务是广大放射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难题,其中图像后处理技术是制约该类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
天津市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举办的2018年第五期脑功能影像后处理培训班,主要围绕脑功能成像后处理技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力图让学员充分认识fMRI新技术在脑认知和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系统操作实践训练,使学员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的fMRI后处理技术,为今后临床及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培训主题:
1、静息态局部脑活动分析(ReHo/ALFF)
2、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FC)
3、独立成分分析(ICA)
4、基于图论的功能网络分析(FNA)
5、任务态脑功能分析(Task fMRI)
6、动脉自旋标记血流定量分析技术(ASL)
培训时间:
2018年07月23日至2018年08月05日,共计14天。
培训地点: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2区(老行政楼)315室
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过程中,学员们每天都在认真努力地学习、练习,即使部分学员为零基础,但在诸位培训老师以及带习老师耐心的指导、讲解下,每一位学员都基本掌握了脑功能影像后处理技术的核心知识以及基本操作。